暑假来了!你是准备——
特种兵式打卡博物馆,却只会走马观花、拍照发圈?
实习申请屡屡碰壁,想进文博机构却不知从何准备?
对文物、艺术充满好奇,却苦于看不懂展品背后的门道?
还是说,你早已厌倦了千篇一律的旅行,渴望一场既能涨知识又能刷新眼界的文化深潜?
这个暑假,与其在烈日下盲目暴走,不如让这5本“博物馆宝藏书”成为你的专属导览员!它们不谈枯燥理论,只讲鲜活的故事、实用的方法、颠覆的视角,带你:触摸文物修复的指尖温度,发现课本里从未提过的镇馆之宝和幕后传奇!
01《以手抵心: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故事》
展开剩余85%作者:韩童著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4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故宫摄影师韩童,用多年拍摄的第一手影像,生动讲述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近年的文物、文化与历史热潮。此后,修复师王津、王有亮、屈峰等人一度在网络上成为“网红”。
推荐理由:
本书的作者、摄影师正是故宫文物修复部门的一员,担任专职摄影师。他试图通过只有故宫“自己人”才能拥有的独特视角,去拍摄和观察这些距离历史最近的大国工匠的生活方式——看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爱好,理解他们的惆怅,探索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连接点……本书所呈现的,正是工匠们走出工作场景、回归日常生活的真实状态,进而深入探寻他们的精神世界与工作动力之间的深刻联系。这不仅是对其精神动力与性格更深入、更全面的展示和探究,更试图揭示生活本身如何滋养着他们的匠艺与情怀。摄影,是探索的媒介;而镜头背后,那些真正动人的精神图景,才是本书最引人入胜之处。
02《博苑拾光:博物馆教研行思录》
作者:李飞群著
出版社:燕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8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三章:“博物之美”“博物之育”“博物之趣”。收录文章包括《清代的扇面书画艺术》《地域文化视野下博物馆教育读物的创作研究》《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困境和发展对策》等。
推荐理由:
高校教师倾情分享:从展览策划到研学设计,解锁博物馆“教育+体验”的创新实践。书中精选案例极具启发性与实操价值,为从业者提供宝贵参考,助力实习及职业发展脱颖而出。
03《如何看懂一座博物馆》
作者:陈晨著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3.05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梳理了作者从业十多年的博物馆工作经验与教学心得,围绕博物馆的八个核心领域:职能演变与历史沿革、类型与级别划分、建筑与机构管理、文物收藏与研究、陈列展览策划、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运营、数字技术应用,对博物馆学的关键知识点进行了深入解析。
推荐理由: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实现长足发展:总量显著增长(已达数千座规模),展览内容日益丰富多元、表现形式不断创新,面向不同群体、各年龄段的教育活动各具特色、趣味盎然,发展势头强劲。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的关注度持续提升,闲暇时走进博物馆观展、体验的观众数量与日俱增,“逛博物馆”已成为广受欢迎的文化休闲选择。本书正是基于这一蓬勃发展的行业背景,由资深从业者凝练实践与教学精华,为行业从业者、学习者及爱好者提供系统性的知识梳理与实务参考。
04《敦煌遇见卢浮宫:何以为美》
作者:罗依尔著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在敦煌石窟与卢浮宫殿堂的“相遇”中,呈现一种独特的敦煌艺术之美:从观众体验角度,对比巴黎市中心的恢弘皇家宫殿与西北大漠中幽深石窟带来的心灵震撼;在敦煌第45窟胁侍菩萨与卢浮宫断臂维纳斯的美学巅峰对话中,深入探寻中西方审美取向与价值观的深层异同。
推荐理由:
一场横跨欧亚的艺术美学深度对话!
飞天壁画的灵动飘逸VS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净土经变的庄严叙事VS文艺复兴的人文觉醒。本书带你领略这场跨越时空与文化的审美碰撞,洞悉东西方艺术精神的璀璨光芒。暑期观展季,助你积淀丰厚艺术底蕴,成为谈吐不凡的鉴赏者。
05《你所不知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2》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文艺部主编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7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汇编人民日报海外版知名栏目《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刊发的文章,系统梳理了洛阳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3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历史沿革与馆藏精粹。全书按博物馆所在的地理区域排序编排。
推荐理由:
书中配以近300幅珍贵馆藏文物图片,其中不乏各馆镇馆之宝,如洛阳博物馆的三彩黑釉马、浙江自然博物馆的灰鲸骨骼标本、广州博物馆的“蕃禺”漆盒等。本书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在原文基础上进行了深度拓展与内容扩容,为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博物馆文化及厚重历史底蕴,提供了丰富而权威的指南。精美考究的排版设计,更提升了阅读与鉴赏体验。
发布于:北京市益通网配资-专业实盘策略服务-合法的配资公司-上海股票配资招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